在工业能耗中,空压系统电能消耗占比达 8%-15%,却常因单点优化陷入困境:换高效空压机却受限于其他滞后环节,改管网又遇设备不匹配,整体能耗难降。要突破这一困境,需摒弃单点优化思维,从系统协同和全链条创新入手,构建高效节能的空压系统新生态。
现实生产中常见问题
压缩空气稳定性不足:设备损坏与生产中断
某制药企业因夜间空压机故障停机,压缩空气供应中断直接损坏精密检测仪器;某电子厂因干燥机切换阀卡涩导致露点超标,压缩空气中水分腐蚀精密设备;某氟化工企业冷干机压力露点不稳定,用气端出现液态水。
人工管理效能低下:巡检盲区与响应滞后
人工巡检无法实时监测突发异常(如瞬间压力骤降);人工启停空压机响应滞后,导致空载率高。
构建协同新生态
打破设备割裂,打造“源头高效→输配智能→负荷适配→储能缓冲”的协同体系。高效空压机、智能变频部件等与智控系统联动,依实时用气动态调节;优化设备布局与管路设计降阻;借数据监控与算法寻优,实现精准调控,故障预警。
空压站房节能创新
源头革新:智能适配 + 余热回收
选高效空压机,智控系统按负荷自动组合设备,小负荷用变频螺杆机,大负荷联动离心机,让设备运行在最佳能效区。同时回收空压机余热供车间用,提升综合能效。
输配升级:精准输送 + 防漏
智能管网靠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流量,调节变频设备与阀门,稳定压力、满足流量,减少浪费。定期检测修复管网泄漏,可降低 10%-30% 的泄漏损失。
负荷与储能:预测 + 调峰
基于生产计划等数据建负荷预测模型,提前调整空压机状态。储气设备在低谷储压、高峰释压,平衡负荷、降低电费,还能应急保生产。通过系统协同和全链条创新,空压系统各环节得以紧密配合、高效运转,但要实现整个体系的最优效能,还需智能中枢的统筹调度与精准决策。
智能中枢的核心作用
空压站房内设置思安云创E-DOMs™️边缘智控终端,配套智慧群控系统,所有机组接入群控系统,从“供、配、用、储”全系统、全方位角度出发,结合末端用能情况,基于“末端负荷预测”群控技术优化调节供能侧负荷,提高空压系统能效,实现经济运行。
写在最后
空压系统作为企业绿色转型的关键环节,正迈向智能化、绿色化的新未来。借助数字孪生与能源管控技术,真正提升人效与能效,在数据的辅助下,人能发现以前发现不了的问题,能预测性地解决问题,真正意义上赋能企业安全保供前提下跨越节能屏障。